News


塵埃落定,大眾中國成國軒高科第一大股東

2020.6.1 News Data 6/1每日一新

5月28日晚間,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軒高科)發佈公告稱,國軒高科與大眾中國簽訂了《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之附條件生效的股份認購暨戰略合作協定》(簡稱“《股份認購協議》”)。國軒高科擬向大眾中國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發行數量不超過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30%。

本次非公開發行和股份轉讓完成後,大眾中國將持有國軒高科4.41億股,占國軒高科總股本的26.47%,為國軒高科第一大股東,李縝及其一致行動人將合計持有國軒高科3.03億股,占總股本的18.20%,為國軒高科第二大股東。

大眾國軒高科CP的消息終於實錘。不過大眾中國放棄了部分股票的表決權,使得原第一大股東李縝仍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根據國軒高科與認購方大眾中國的約定,認購方的認購總額不低於60億元,即募集資金總額不低於60億元。

扣除發行費用後,國軒高科此次募集資金擬全部用於三個專案,一是國軒電池年產16GWh高比能動力鋰電池產業化項目,二是國軒材料年產3萬噸高鎳三元正極材料項目,三是補充流動資金。

大眾的最優解VS各取所需

大眾汽車想在中國大舉進軍新能源,已路人皆知。

相比大眾在汽車行業的知名度,國軒高科在動力電池行業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弟”。根據SNE Reasearch資料顯示,2019年,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動力電池出貨量分別為32.5GWh、11.1GWh、3.2GWh,同比增長分別為38.89%、-5.93%、0%。前二者的裝機量分別是國軒高科的10倍和3倍之多。

在市場份額上,國軒高科在全球排名第七,中國排名第三。雖為中國市場的探花,但市場佔有率為5.18%,遠落後於榜眼比亞迪的17.3%和狀元甯德時代的52.85%。



無論從市場規模、知名度來看,國軒高科與大眾並不“門當戶對”。不過,國軒高科已經是大眾集團在中國的最優解。

甯德時代作為全世界巨頭,比亞迪作為汽車整車製造的“友商”,都不會將自身的動力電池業務拱手相讓。

另外,據路透社消息,大眾正在就收購安徽江淮汽車集團50%股份展開最後階段的洽談。總部同樣位於合肥的國軒高科作為江淮汽車的核心電池供應商,國軒高科對大眾汽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此前就有傳出大眾旗下奧迪e-tron因為LG化學的電池供應斷鏈,而被迫暫時停產。要想打入中國市場,光靠一家新能源車企是不夠的,還必須控制一家有實力的動力電池廠商,而與江淮汽車長久合作的國軒高科顯然是個不錯的選擇。

對於國軒高科來說,隨著國內動力電池企業不斷發展,行業馬太效應逐漸顯現,不僅自身經營面臨較大壓力,且與龍頭企業的差距正在逐漸拉大。資料顯示,今年4月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約為3.61GWh,其中排名前三的寧德時代、LG化學和比亞迪就占了約81%,第四名的中航鋰電出貨量僅為136.88MWh,而國軒高科僅排名第五,電池裝機量為88.53MWh,越發邊緣。

從國軒高科近幾年的經營業績來看,其發展和經營已舉步維艱,多項財務指標閃紅。當下引入一家有資金實力的投資者,對其解決現階段的困境也是非常必要的。國軒高科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49.59億元,同比下降3.28%,實現淨利潤4833.27萬元,同比下降91.69%,創下近幾年新低。

最難看的是扣非淨利潤指標,2019年該公司實現扣非淨利潤-3.45億元,其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達5.10億元。

國軒高科在公告中說明了本次交易的目的,其中之一就是補充發展所需資金,進一步優化財務結構。

動力電池再添變數?

大眾汽車一直非常重視中國市場,但是此前因為戰略判斷和深陷“排放門”,導致在電動汽車上趕了個晚集

根據大眾公佈的電動車計畫,要在在未來10年內生產70款電動車型,總產量目標為2200萬輛,這背後需要大量的電動供應。

於優質動力電池目前還處於緊缺狀態,不少國際大型車企在加速電動化的道路上都曾受到過電池供應不足的掣肘,大眾也不例外。

收購計畫最終塵埃落地,大眾集團實現零的突破,第一次直接持有中國動力電池廠商,背後的動機顯而易見,就是想利用手上的絕對控制權,就是要讓新能源車的價格越來越低,產能越來越多。

根據國軒高科此前公告及公開信息,國軒高科目前在青島、合肥、唐山、南京等地合計擁有產能10GWh,通過擴產公司計畫南京工廠與柳州工廠產能分別達到15GWh、10GWh,預計2020年公司產能可達到30GWh。



毫無疑問,國軒高科將會成為大眾在國內最主要的動力電池供應商,在大眾光環與濾鏡作用下,國軒高科將大大提高市占率,同時也更加容易拿下其他汽車品牌的供應訂單

此外,隨著特斯拉的到來和外資電池巨頭重返中國市場,動力電池行業的一場暴風雨正在來臨。對中國大多數動力電池企業而言,2020年都是一個比2019年更冷的寒冬。大部分技術不達標、市場競爭力不強的三四線電池企業將受到激烈衝擊,而一二線電池企業也或被擠壓一部分市場空間。

有業內專家預測,2020年的動力電池市場的競爭格局或將迎來巨變,國內動力電池產業的玩家數量將會驟減至20餘家。

自2018年開始,眾多動力電池企業開始轉戰儲能市場。如今隨著動力電池市場競爭的白熱化,無論是比亞迪還是寧德時代,都不再繼續將籌碼單獨押注在汽車身上,積極進軍通信和電力儲能市場,儲能電池端也必將上演新一輪洗牌。